描述
专业认证
PROFESSIONAL CERTIFIC ATION
专业认证的“前世今生”
专业认证的作用和意义
所谓专业认证 (S P E C I A L I Z E D /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A C C R E D I T A T I O N, 即专门职业性专业认证) 指的是专业性 (PROFESSIONAL) 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专业教育 (PROGRAMMATIC) 实施的专门性 (SPECIALIZED) 认证,由专门职业协会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起进行, 为相关人才进入专门职业界从业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它主要对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质量,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验设备,教学管理,各种教学文件及原始资料等方面的评估,指向一所学校的具体专业或专门学校。
1.通过专业认证,明确工程教育专业的标准和基本要求,促进各院校和专业进一步办出自 己的特色; 改善教学条件、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发现大学相关专业院系教学管理的薄弱环节,促进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从而提高大学教学管理水平。

2.通过专业认证,加强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把工业界对工程师的要求及时地反馈到工程师培养的过程中来,引导高等工程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方向,密切高等工程教育和工业界的关系,使工业界参与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过程的改进与培养成果的验收,促进工业界对高等工程教育的了解和支持。改善高等工程教育的产业适应性,促进高等工程教育为工业提供合格的工程师。

3.通过专业认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高等工程教育对质量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近几年在高等工程教育方面提出11项学生核心能力指标(EC- -2000), 这些能力指标旨在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沟通、合作、专业知识技能、 终生学习的能力及世界观等等,为教师、 教育机构在设计课程上提出了明确方向与要求。

4.通过专业认证,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公平地参与国际就业市场的竞争,满足进人国际就业市场的现实要求并获得公平待遇,提升国际竞争力。
描述
国际上专业认证的发展
国内专业认证的发展
在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机构发展演变中,1989年由美国、 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6个国家的工程专业团体发起成立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国际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简称WA) 诞生,目前,在世界上关于工程教育学历或从业资格互认的国际性协议中,WA是签署时间最早、缔约方最多的,也是世界范围知名度最高的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协议。WA有18个正式成员,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印度、爱尔兰、日本、 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俄罗斯、新加坡、南非、斯里兰卡、土其英国、美国,6个预备成员,包括孟加拉国、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巴基斯坦、秘鲁、菲律宾。在2001年缔约的《悉尼协议》,主要针对国际上工程技术人员学历(- 般为3年)资格互认,目前成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爱栏新西兰、南非、英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8个国家和地区。

2002年签订的《都柏林协议》,针对一般为两年,层次较低的工程技术员学历认证,其目前正式会员有加拿大、爱尔兰、南非和英国。

2008年签订的《首尔协议》,针对的是高等教育阶段的资讯教育,目前正式会员有韩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同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签署了《堪培拉建筑教育协议》(简称 《堪培拉协议》), 针对的是高等教育阶段建筑教育,目前正式会员有中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韩国和中国台北。
1985年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专业评估及专业认证的探索和实践。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是我国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职业性专业认证并与国际接轨的首例认证

1992年,建设部首先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等4所学校展开专业认证试点工作。

1993年至1998年期间,对21所高校的土杠程专业进行了认证,之后建设部继续启动了城市规划、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认证。

2004年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明确提出动员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社会组织参与,逐步探索将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

2005年,我国开始构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逐步开展专业认证工作,加快实现国际互认。

2006年3月17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成立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的通知》。同时,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化工、计算机等4个专业试点工作组先后成立,并完成了对8所高校的认证试点。清华大学等8所参加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高校获得了"通过认证,有效期3年”的结论。中,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2个,分别是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

2007年教育部成立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设立了机械类、化工类2个专业认证分委员会,电气类、计算机类、地矿类、轻工与食品类、交通运输类、环境类、水利类7个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在2006年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工、计算机等4个专业率先开展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的基础上,2007年又有环境、水利、轻工、食品、地矿等5个专业纳入试点范围。同时,清华、哈工大、同济、上海交大等10所大学已被列为工程教育改革试点学校。此外,教育部今年将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18所高校的18个试点专业进行入校认证,其中参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的高校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北京化工大学。截至2007年底,教育部总共将在10个专业开展80多个专业认证试点工作。

2009年,我国认证学科将达到近30个,同时申请加入《华盛顿协议》。

2013年6月19日,经国际工程联盟大会正式表决,全票同意接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

2016年6月2日国际工程联盟大会《华盛顿协议》全会全票通过了中国的转正申请,中国成为第18个《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星得到国际认可,工程教育国际化迈出重要步伐。

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突出持续改进,这是向全国全世界发布的第一个高等教 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纵观我国高校专业认证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有力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专业内涵式发展。

1985年,进行专业评估及专业认证的探索和实践。1992年,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和东南大学展开专业认证试点工作。

1993年至1998年,对21所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认证,之后启动了城市规划、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认证。

2004年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成立。

2005年,开始构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

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成立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的通知》。同时,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化工、计算机4个专业试点工作组成立,亮成对8所高校的认证试点。

2007年,成立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设立了机械类、化工类2个专业认证分委员会,电气类、计算机类,地矿类、轻工与食品类、交通运输类,环境类、水利类7个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2009年,认证学科将达到近30个,同时申请加入.《华盛顿协议》。

2013年,全票同意接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

2016年,國际工程联盟大会《华盛顿协议》全会全票通过了中國的转正申请,中国成为第18个《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

当前大陆地区推进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中国科协所属的“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它已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简称WA) 和“亚太地区工程组织联合会”(简称FEIA) , 其主要推进WA认证;第二个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所属的“中国建筑学会和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它也已正式加入《堪培拉建筑教育协议》(简称《堪培拉协议》),其主要推进建筑学本科教育专业认证:第三个是”《悉尼协议》应用研究高职院校联盟”, 该联盟是无任何官方背景,由中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会牵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全国11家高职院校共同发起成立的纯民间组织。该联盟目前虽尚未申请加入《悉尼协议》,但已参照《悉尼协议》范式,致力于《悉尼协议》应用研究和推进高职工程教育专业建设和实践。这三个机构虽均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其权威性却明显不够。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在经历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低端粗放转向高端精细,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所以需要大量的工程类专业人才。此外,经济全球化和《服务贸易总协定》推动了人才国际化,也增加了对高等教育中专业人才的需求,而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大众化,高校每年培养的大学生达700余万,其中工科毕业生的占比较大,为保证和提高工程类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实现国际对我国工程类专业人才质量和人才流动的认可,就必须在工程类专业建设上寻求国际通行的认证标准和程序,将专业认证作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手段。
描述